何謂淨業三福?何謂淨業?何謂三福?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記載:
「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ー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為偉大教主本師 釋迦牟尼佛於王舍城親口宣說,主要敘述佛陀應韋提希夫人所請,示現西方極樂淨土,進而為之廣說觀想念佛的十六觀行、往生淨土的淨業三福以及九品往生等內容。十六觀中,第九「阿彌陀佛真身觀」是最重要的觀行,因此經名亦依之而立。
此經闡述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莊嚴,勸導眾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佛亦皆同聲讚嘆 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之不可思議功德。《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與《佛說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稱為「淨土三經」。
淨業三福如何修?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何謂淨業三福
當修淨業三福往生淨土
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記載:
「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ー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為偉大教主本師 釋迦牟尼佛於王舍城親口宣說,主要敘述佛陀應韋提希夫人所請,示現西方極樂淨土,進而為之廣說觀想念佛的十六觀行、往生淨土的淨業三福以及九品往生等內容。十六觀中,第九「阿彌陀佛真身觀」是最重要的觀行,因此經名亦依之而立。
此經闡述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殊勝莊嚴,勸導眾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佛亦皆同聲讚嘆 阿彌陀佛及西方極樂世界之不可思議功德。《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與《佛說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稱為「淨土三經」。
何謂淨業
淨業就是一切善法
《十善業道經》云:「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
慈悲 龍德上師在此段經文開示:「我們聽聞佛法後,有沒有去思惟?了解到善法與惡法在我們心中是此起彼落,時時在拉扯。有沒有去想、去觀察?如何去隨順善法,遮止惡法。菩薩是每天在觀察,不讓惡法有機可乘,有一念是惡法、邪法,就很麻煩,必須盡快處理。」
為什麼惡法可以入心呢?那是因為在人的心中,缺乏一把衡量善惡是非的尺!為什麼沒有判斷的能力呢?那是因為沒有經過佛法的學習,只用自己在社會上的習氣、錯誤的見聞做為標準行事做人,當然離道越來越遠。
我們來學佛,就應該以佛法的正知正見來改正自己錯誤偏差的問題,如此才能逐漸讓自己的人生走向幸福安樂。學佛不只是吃素誦經,重點在改習,有沒有守戒?讓自己成為清淨之人,再來誦經,行善積德,懺悔前業,如此,修行才會得力。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一個實修的道場,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教導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為什麼佛法要落實在生活當中?想過沒有?可能有人會說:「因為要積資淨障,累積福德資糧,所以要將佛法落實」;也有人會說:「學佛本來就是要實踐的,不然光是學,不去改變,不去調整,命運也是不會變的。」這些講法與觀念都是對的。
但是,慈悲 龍德上師還指出一個關鍵中的關鍵ー明本願;我今生來到世間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成就什麼事來的?還是為了某人來的?還是曾經發過什麼樣的願,過去沒有完成,今生又要繼續來完成?在學佛的過程中,要不斷去探討「明本願」的問題,這會讓我們更加了解修行的目的,也會成為我們今生修行解脫的動力。
社會上很多人,他們也喜歡做慈善或各種有益社會人群的公益活動,這亦是實現自我存在意義與價值很好的一種方式,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有人需要我,助人為快樂之本,我們都樂於助人,解決人們的困境,讓人們衣食無憂。
然而有智慧者能看到更深層之處,人需要解決的不是只有溫飽而已,生生世世的輪迴束縛著我們,當我們發現解脫這束縛之法時,就應該振臂疾呼,讓與我們有緣之人都可以學習到殊勝的佛法,改變自、他之命運。
何謂三福
淨業三福【第一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身三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
▸口四過:口有四種過失,妄語、兩舌、綺語、惡口。
▸意三業:貪、瞋、痴在佛法上稱為三毒,是一切惡業的根本。若無貪、瞋、痴的意念,就不會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語言,也不會造作殺生、偷盜、邪淫的身業。
淨業三福【第二福】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在顯教,三歸是指皈依佛、法、僧;在金剛乘中,還有一條最重要、最殊勝的往生淨土的要件,那就是ー皈依上師。
具足眾戒是什麼呢?以金剛乘的行者而言,最基本就是十四根本戒、上師五十法頌…等。
淨業三福【第三福】
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讀」是閱讀,「誦」是背誦,為什麼要讀誦大乘經典呢?為的就是要開智慧ー讓我們明瞭佛的道理;我們學佛不明瞭佛理,在修持方面會很困難,弄不清因果的概念,如何能斷惡修善呢?
「勸」是勸告,用種種方法勸導人家;「進」,人家沒有學佛,勸他走進佛門裡面來,已經進了門的,再勸他更精進。
有沒有發現,淨業三福,就是 龍德上師平日教導我們的修行方針!
發菩提心去利眾、度眾,與佛陀所說的無二無致。我們可以自我檢視,是不是具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要件了,不足的要加強修行。
淨業三福如何修
淨業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小時候,父母常教我們要做一個好人,要常幫助別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所以,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就算不是造橋舖路、行善布施的大善人,至少也不是殺人放火,偷拐搶騙的大惡人。
學佛之後才知道,善惡是有準則的,自以為是大善人的我們,心裡面不善的念頭,嫉妒,瞋恚,貪心等,其實有百千萬種。如果不是尊貴 上師慈悲開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我們到現在可能還一直處在自己是好人的美好錯覺中。殊不知,這些我們不放在心上的小惡正不斷地累積成以後不可挽回的大惡。就像俗語所說:細漢偷摘瓜,大漢偷牽牛。
末學記得《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有開示到淨業三福:第一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尊貴 上師曾開示,世俗的菩提心就是善心,如果想成為一個秉性正直、心善良的人,就要晝夜觀察善法、思惟善法,隨時看自己的心,隨時檢視自己起的念頭是善還是不善?要隨時修正自己。
所以,皈依上師、三寶為什麼這麼重要?人生苦短,如果沒有上師、三寶教導我們善惡的準則,我們只會用自以為善的方式在這娑婆世界過著充滿貪瞋痴的痛苦日子。但是,皈依上師、三寶後,我們才會懂得行一切善、斷一切惡,不斷地累積資糧,而有福德邁向清淨光明的解脫道。
你今天善良了嗎?末學想要與大家一起勉勵,希望大家能夠成為心性光明、良善、慈悲的人!
淨業三福—發菩提心
佛陀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開示往生淨土之法,當修淨業三福。其中的第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勸進行者指的是什麼呢?勸是勸告,用種種方法勸導人家。進,遇到沒有學佛的人,會勸他走進佛門,鼓勵他了解佛法,進而學佛修行;已經入了佛門,則再勸他更精進、更發心進道。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一個人的修行,關乎很多人修學慧命的成長,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自己,妄自菲薄。」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善緣可以成全,應該想方設法地利益與我們有緣之人,令他們今生都能生起求解脫的出離心。
想要勸進行者,就要先整頓自身的修行,成為一個標準的修行人,他人會因欽羨其德行,而想要看齊、學習。上師教導我們要持守戒律、斷惡修善、聽經聞法、去度人勸善、多做佛事來積資淨障。依教奉行,實實在在修行的人,就會出現效驗,智慧變得清明,處事也越見條理分明。
上師在安排弟子修學和積資淨障是依著次第。如果沒有依著次第而修,發用自己的個性,做選擇性的修行,這種狀態的修行,進步的幅度是很少的。實在不是佛法不靈驗,而是沒有用對方法!這就好像我們感冒去看醫生,回家也不吃感冒藥,那這樣感冒能好嗎?抑或醫囑是三餐飯後各一包,睡前再吃一包,你就偏偏忘記吃睡前的藥,導致藥性沒有得到最好的發揮,最後的結論竟然是醫生不夠厲害…,這豈不是荒謬嗎?用自己習氣選修佛法的人,不就如同得了感冒卻不遵醫囑服藥的人一般嗎?
學佛參雜著錯誤觀念,只會讓自己看起來很認真在修行,但結果卻是盲修瞎練。此等人如果有災禍劫臨身、工作不順、家庭不美滿、運勢不佳…等等問題,實在是不奇怪。錯誤偏差地學佛,影響的不只是個人而已,同時影響著家人的幸福安樂,九玄七袓、歷代祖先升降的問題。
勸進行者可以為自己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在這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只要將正信的佛法訊息與他人分享,邀請他人共同行善,這也是勸進行者。如果已入佛門修行者,能夠與之共同進道,那可謂是非常有功德的一件事。更甚者,發起菩提心,就可以利益廣大的六道有情眾生,所累積的功德福報更是不可思議啊!
淨業三福如何修—向觀世音菩薩學習修淨業三福
2025年11月8日慶讚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四臂觀音祛病淨業暨薈供法會
■ 法會時間:2025年11月8日(六) 晚上7:30(GMT+8)
■ 觀音山 法藏YouTube全球直播,歡迎線上參與法會。
⟡ 慶讚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11月8日(農曆九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觀音山將舉辦「四臂觀音祛病淨業暨薈供法會」,恭請觀音山住持 龍德嚴淨仁波切 (龍德上師) 親臨主法,率領出家僧團及觀音山眾弟子修持殊勝 觀世音菩薩本尊教法《大悲觀音利眾遍虛空修誦儀軌》,並特別修持《觀音薈供法門》,對本尊上師 觀世音菩薩作廣大供養。凡參加者皆得以此與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結下甚深殊勝因緣,積聚廣大福慧資糧,消除病痛及一切障礙,所求皆得滿願。
⟡ 四臂觀音祛病淨業靈感加持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常常念佛、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人,會得到許多不可思議的感應,包括生死劫難。」無論世間有情眾生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 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時尋聲救苦,使之離苦得樂。即使我們在最絕望的境界、遭遇最痛苦的事,都不要忘記靈感加持的 觀世音菩薩──天眼洞視、聶耳垂聽,超越時空與距離,恆時守護、救度眾生。
「四臂觀音」為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應化身之一,示現一面四臂之姿:雙手合掌當胸,另雙手持念珠、白蓮;頭戴五方佛寶冠,表五方佛的智慧;耳上戴珍寶耳環;頸上戴長、中、短三種珍寶項鍊;手戴腕釧,手臂戴臂釧,足踝戴足釧,珍寶八飾莊嚴。身上穿著華美精緻的綢緞,左肩披著母鹿的皮毛,象徵慈悲心。具足度脫眾生出輪迴苦趣,賜予長壽、消災解厄、懷愛及財富充滿,亦具足「息、增、懷、誅」四種事業功德。
殊勝的《大悲觀音利眾遍虛空修誦儀軌》是 觀世音菩薩的本尊教法,此部儀軌由鐵橋大師──湯東佳波尊者親見 觀世音菩薩所傳承下來,具足金剛乘四種解脫:聞即解脫、觸即解脫、嚐即解脫、見即解脫。觀世音菩薩心咒〈六字大明咒〉──嗡瑪尼唄美吽 Om Mani Padme Hum,《自在輪經》云:「若每日念誦一千八百遍『六字大明咒』者,清淨一切罪業及障礙,並從病、魔等違緣中解脫。」光是念誦、憶念、接觸 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善業。如果能修持 觀世音菩薩的本尊教法,將為自己累積不可思議廣大的福德資糧,消除身心業障病痛、生活上的違緣逆境,以及修行上的一切障礙。
⟡ 觀音薈供快速積聚福報
薈供是金剛乘傳承數千年來快速積聚廣大福慧資糧的法門之一,作薈供等同供養一切諸佛菩薩。慶讚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11月8日法會當日特別修持《觀音薈供法門》,對本尊上師 觀世音菩薩作廣大供養,祈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 觀世音菩薩慈悲加持護佑,凡參加者皆能積聚廣大福慧資糧。
薈供備辦供品,準備大量的米、麵、油、糖、水果、青菜、各類南北乾貨等,上供諸佛;修法祈請諸佛加持下施物,再將下施物施食於有情眾生,令其接受佛法加持。在經過薈供修法的加持,薈供品都轉化成清淨的佛法甘露。
薈供之功德利益:
❶ 薈供可延長壽命、祛除壽障。
❷ 可消除事業、人緣等各種障礙。
❸ 當有人以誅法或符咒加害時,能回遮無礙。
❹ 可回遮地基主或天龍八部的加害。
❺ 作薈供等同供養一切諸佛菩薩。
護持「薈供供品」之功德利益 :
❶ 上供諸佛菩薩:深結佛緣,消除一切障礙,迅速積聚無量福慧資糧。
❷ 健康素食薈供品:響應戒殺護生,招感長壽、身心輕安、富足與平安。
❸ 推廣素食愛心公益:法會圓滿後,薈供品由本會代表捐贈至觀音山 蔬食館、需要的單位或弱勢族群,推廣素食愛心公益,與十方大眾廣結善緣,為自己招感好人緣,事業、運勢、家庭皆興旺!
※薈供品將優先使用臺灣農產品,推廣素食;解救刀口下的生靈,免於被網捕吞殺。
⟡ 觀世音菩薩無盡的慈悲救度
「觀音山中好修行,觀音山中修好行。」大慈大悲 觀世音菩薩是本宗門弟子眾重要的主修本尊之一。感念 觀世音菩薩為眾生帶來無盡慈悲與救度,11月8日將舉辦「慶讚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四臂觀音祛病淨業暨薈供法會」,敬邀您閤家共襄盛舉,透過「觀音山 法藏YouTube全球直播」線上參加,同霑法益。
■參加辦法■
˙祈請本尊加持遣除障礙,健康長壽,身心安樂。
˙可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除障祿位」;或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往生的寵物等登記「超薦蓮位」;或是登記「護持薈供品」供養 觀音世音菩薩與上師三寶。
˙亦可為所求能滿願而迴向,例:尤吉祥之○○升遷考核過關、劉福氣做心導管手術順利。
弟子○○○為○○○(登記對象),登記(慶讚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四臂觀音祛病淨業暨薈供法會)○○○元,迴向○○○(或個人祈願)。
✦ 除障祿位/超薦蓮位/護持薈供供品▸ https://s.fazang.org/913tsokoffering
淨業三福 勸進行者